1911年,二個團隊一起去南極探險,2200多公里的路程,同時出發。
一個是阿蒙森團隊,一個是斯科特團隊。他們都從北歐出發前往南極。
一個團隊(斯科特團隊)很隨性地走,天氣好就多走一些路,壞天氣就少走一些。而阿蒙森團隊則無論何種情形,都始終堅持每天走三十公里。
故事的結局,是阿蒙森團隊順利、最早走到了終點并返回,另一隊(斯科特團隊)則錯失了時機,歷經挫折,最終全軍覆滅。
他們出發時間差不多都是在1911年10月南極圈外圍做好準備最后沖刺的準備,結果在兩個多月后,即1911年12月15日,阿蒙森團隊率先抵達南極點,插上挪威國旗。而斯科特團隊卻比阿蒙森晚到了一個月。
最終結果是,阿蒙森團隊成為人類史上第一支抵達南極點的團隊而被人記住,他們獲得一切榮譽,而斯科特團隊雖然經歷了一樣的艱難險阻,卻晚了一個多月,但沒人會記住第二名。兩個團隊幾乎同一時間出發,但結果是早一點到和晚一點到,完成目標和沒完成目標的差別,這就是成功與失敗的差別。
單從結果來看,是成功與失敗的差別,但從兩支隊伍返回起點來看,卻又是生與死的差別。
成功不但是你能順利達到南極點,還要能活著回去。當時阿蒙森在抵達南極,并在21個月后,順利返回了基地。而斯科特不僅僅晚到一個月,最終全部隊伍喪生在南極的風雪中,沒有一個人成功返回。
因為南半球與北半球的天氣是完全相反的,12月、1月是南極的夏天,之后就進入秋冬了。斯科特由于晚到一個月,這不僅沒有得到榮譽,而且造成回去的路上遇到越來越多的困難。由于極端的天氣和惡劣的環境,隊伍不斷有人掉隊,最后他們沒有任何人生還,只有隊長斯科特和另外兩個人第二年才被發現凍僵在離他們最后一個儲備裝備的地方大概17公里的地方,他們幾乎成功回來了,結果全是全軍覆沒。
這里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策略區別。就是在整個過程中,阿蒙森團隊堅持每天前進大概30公里。這看起來很簡單,事后總結,這兩種做法很可能是他們最大的區別。 不管環境好壞,不管容易與否,堅持每天前進三十公里;不管是到達南極點還是從南極點順利返回。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持續性,在天氣好的時,每天行動30公里很容易,但要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要走到30公里,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就需要有高度的自律,內心堅定,要有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斯科特則是一個比較隨心所欲的團隊,天氣好的時候,就走得非常猛,可能一天會走四五十公里,甚至六十公里。當天氣不好,遇到暴風雪的時候,他們就睡帳篷,吃東西。詛咒惡劣的天氣,詛咒運氣不好,希望天氣快點轉好,能快點行進,這讓他們時常陷入焦慮的情緒,整個團隊的氣氛和狀態并不穩定。
林肯有句話說得好:我走得慢,但我絕不退后。
無論外界環境優劣、不管運氣好壞,都不怨天尤人。按照自己的計劃,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每天進步一點,到來年這個時候再回頭來看,你就會發現,你已經走出了很遠的距離。
龜兔賽跑的啟示:只有堅持不懈,始終如一的勤奮努力,才能抵達勝利的終點。烏龜雖然爬得很慢,但它一直沒有停下。要踏踏實實地做事情,不要半途而廢,才會取得成功。